English

用“头脑”的劳动和用“双手”的劳动

——由一道经济学难题说开来
2000-02-22 来源:光明日报 马利平 崔刚 我有话说

据说国内外经济学家争论多年,至今仍无法用理论解释“在自动化条件下企业的人员减少而利润反而大增”这一现象(详见本刊99年9月17日第六版《复杂劳动与知识价值——对一个经济学难题的求解》)。本人无意介入经济学家们的学术争论,但考虑到这一问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有重大关系,故也想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

在工业化开始之前,还没有进行劳动分工,那时的劳动者以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直接进行产品生产,亦即劳动者用自己的头脑支配自己的双手实施生产作业。进入工业化大生产阶段后,开始了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就连用头脑的劳动和用双手的劳动也分离开了。前一种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主要由从事开发研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承担,他们在劳动中付出的智慧转化成了生产所需的各种知识软件,如科技原理、发明专利、配方、工艺流程等。这些知识决定了产品的性能质量和生产形式;后一种劳动是机械性的劳动,主要由在生产一线从事操作性劳动的生产工人承担,其工作特点是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和程序作业,而且往往要重复无数次,劳动几乎成了机械性和习惯性的动作,故这种劳动主要是用人的双手和体力,而几乎不使用大脑和智慧。这种劳动决定了产品的数量,作业重复的次数往往就是产量。

国外某动物园曾发生了大猩猩打开门逃跑的事件。原来,它每天看到人开门的过程,便学会了开门的操作方法。这说明,像开门之类的操作,只要反复示范,连一些低智能的动物也能掌握。一些企业家受此启发,联想到企业中大多数人从事机械性劳动这一现实,感悟到那些简单重复的劳动很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于是,他们开动头脑,制造出了各种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以代替人做那些“猿程度”的工作,生产需要的人员逐步减少,在某些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无人化工厂。与此同时,他们把大量的人力资源从生产部门转移到了科研开发部门,利用人的头脑进行创造和开发。他们一方面把新创造的知识应用于生产,使产品的性能质量不断改善,提高了每件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他们也把新知识用来改进提高生产设备的性能,使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越来越高,可代替人做更多的工作。以电视机的生产为例,“头脑”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在黑白电视的基础上开发出彩色电视进而再生产出高清晰度彩电,以及如何制定高效的工艺流程、研制必需的生产设备等,至于某种具体型号的电视机的生产及生产多少数量,只要交给生产工人的“双手”和一些自动化设备去实施就行了。

因此,从表面上看,劳动者的人数减少了,但实际上减少的只是从事机械性劳动的那部分人,这些人从低附加值的用“双手”的劳动岗位转移到了高附加值的使用“头脑”的劳动岗位,他们原来的工作由自动化设备顶替了。这就是“企业的人数减少利润反而增加”的根本原因。某些发达国家人口只有我国的十几分之一甚至更少,而每年创造的财富却是我国的数倍,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好了国民的头脑,“蓝领”工人大幅度减少而“白领”劳动者大幅增加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对劳动者头脑的开发利用就远远不够。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世所公认,我们用自己的头脑搞出“两弹一星”就是证明,但在产业方面,我们没有把自己的智慧优势转化为知识、产品和财富。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数字,我国八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到1999年为止还没有申请过一项专利,全国所有企业年专利申请量总和仅相当于日立公司一个企业的年专利申请量。正是因为我们投入生产的智慧太少,我国的产品在性能质量方面不可能有大的提高和突破。或许有人会问,近几年我国的家电产品不是已接近世界水平了吗?但请不要忘了这些进步主要不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头脑实现的,大多是通过引进技术即花大钱买了他人的智慧达成的。随便到一些工厂转转就会发现,稍先进些的设备几乎都是进口的。我们花了很大的代价,买来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这意味着在我们的工业生产中,外国人替我们做了需要用头脑的那部分工作,剩下的那些操作机器、组装产品等只需双手的机械性劳动就成了我们中国产业大军的日常工作。这是令人深思的。

国人过分依赖技术进口的做法,乐坏了发达国家的政客和跨国公司的老板们,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赞助了他们的科技开发,更重要的是中国人让自己的头脑弃置不用,这意味着他们减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于是,国外跨国公司纷纷把生产基地搬到了我国,把那些机械性的劳动转给了我国劳动者。

人类已经跨进了一个新的世纪。毫无疑问,在新世纪,能否用好人的头脑和智慧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目前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用“双手”和用“头脑”的合作关系,从表面上看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双赢”,但从长远来看,因发达国家掌握着重要产业的技术优势,我们很难在“关键时刻”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因此,新世纪的我国发展战略必须着眼于开发利用我国广大劳动者的头脑这一巨大的智慧宝库。为此,有必要提出“头脑”就业的概念,以区别过去“双手”的就业。正如工业品进口过多会造成一些用“双手”的劳动者失业一样,技术引进过多过滥,则会造成用“头脑”的劳动者失业。如果当年的“两弹一星”也能引进,我们的那些国宝级的科学家说不定早已改行或下岗,我国也不可能拥有这支强大的科技队伍。故政府有必要改变目前的技术引进方法,在宏观上刺激和促进国内“头脑”就业率的提高。如果说我们以前提倡产品国产化的话,新世纪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知识国产化,也就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造的新知识去取代和更新引进的技术知识,从而使我国的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并彻底摆脱在技术上依赖他人的局面,通过我们头脑的创造性劳动把我国建成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